
刚给我妈换护理床那阵,我总觉得 “按说明书操作就行”,结果不到一周就踩了 3 个坑:要么让她腰疼得半夜醒,要么让她对着遥控器慌得手发抖,最后还是社区护工上门,才帮我把这些 “小问题” 改过来。现在想想,新手照护者用护理床,真不是 “买完就会用”,有些坑提前避开,能少让老人遭罪,自己也少焦虑。
坑 1:床垫硬度 “默认就行”,结果老人腰疼了 3 天
买护理床时,商家说 “床垫是通用款,软硬度刚好”,我没多想,拆了包装就直接给我妈用了。结果第一天晚上,她就翻来覆去没睡好,第二天早上跟我说 “腰有点酸”,我以为是刚换床不适应,没当回事。直到第三天,她疼得没法翻身,我才慌了神,赶紧联系社区护工上门看看。
护工阿姨一摸床垫就说:“你这床垫太硬了!老人长期卧床,床垫硬度得跟她的身体状况匹配,你妈有腰椎间盘突出,硬床垫会硌得腰椎疼,得调软点。” 我这才注意到,床垫侧面有个拉链,拉开后里面是可调节的海绵层,能根据需求增减海绵块 —— 之前我连包装都没仔细看,根本不知道还有这功能。
阿姨帮我拆了两块硬海绵,重新铺好床垫,又让我妈躺上去试:“你看,现在她的腰能贴紧床垫,没有空隙,这样翻身也不会硌得慌。” 那天晚上,我妈终于睡了个整觉,第二天早上说 “腰不疼了”。后来我才知道,护理床床垫大多是 “可调节硬度” 的,有腰椎问题的老人要选偏软但有支撑的,失能老人怕压疮则要选偏硬的透气款,不是 “默认款就通用”。
现在我每周都会摸一摸床垫,要是发现我妈翻身时总往一边挪,就赶紧检查是不是海绵松了 —— 这都是当初踩了坑才记住的细节。新手姐妹一定要注意:收到护理床先别急着用,先看床垫能不能调硬度,再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调整,实在拿不准就问护工或医生,别让 “不适应” 变成 “疼”。
坑 2:遥控器 “随便放”,老人半夜急得哭
护理床刚装好那几天,我把遥控器放在了床头柜上,高度大概到我腰的位置 —— 我觉得 “伸手就能拿到”,可我妈根本够不着。有天半夜,她想翻身,喊我没喊醒(我太累睡着了),自己挣扎着想够遥控器,结果差点从床上滑下来,最后急得哭了,我听到声音跑过去时,她手里还攥着床单,手都在抖。
我当时又心疼又愧疚,才意识到 “我的‘方便’不是老人的‘方便’”。我妈左边身体没力气,只能用右手够东西,而床头柜在她的左边,她得侧过身才能碰到,加上遥控器是扁平的,放在柜子上容易滑,她根本抓不住。护工阿姨说:“遥控器要放在老人‘不用起身就能拿到’的地方,最好是固定位置,再教她认简单的按键,不然她急的时候容易慌。”
后来我在护理床的右侧扶手上装了个小挂袋,刚好能放下遥控器,高度就在我妈右手能碰到的地方,还在遥控器上贴了标签:红色键是 “一键侧翻”,蓝色键是 “起背”,绿色键是 “呼叫”—— 都是她常用的功能,其他不常用的键我用胶布贴住了,怕她按错。
现在我妈半夜想翻身,自己伸手就能拿到遥控器,按一下红色键就行,再也不用喊我。有次她跟我说:“现在不用等你,我自己也能调姿势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 新手姐妹一定要记住:遥控器别随便放,先看老人习惯用哪只手,再找 “伸手可及” 的位置固定,最好贴个简单的标签,让老人知道 “哪个键是干嘛的”,别让她因为 “够不到、不会用” 着急。
坑 3:只自己 “会用”,没教老人 “基础操作”
最开始我总觉得 “护理床功能多,老人学不会,我帮她操作就行”,所以除了 “呼叫键”,其他功能我都没教她。直到有次我出门买东西,走之前跟她说 “有事就按呼叫键,我手机能收到”,结果我刚到超市,就收到物业电话,说我妈在家门口哭,让我赶紧回去。
我跑回家一看,原来她想上厕所,按了呼叫键,可我手机信号不好没收到,她又不知道怎么调床的角度,自己挣扎着下床,结果腿软没站稳,扶着门框哭。我抱着她的时候,她跟我说 “我怕给你添麻烦,想自己下来,结果没站稳”,我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—— 我总想着 “帮她”,却忘了她也想 “自己来”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教她学基础操作,每天教一个功能,先演示给她看,再让她自己按:“你看,按这个蓝色键,床就会慢慢起来,想停就再按一下;按红色键,床会往右边翻,你翻身时不用使劲。” 她学得慢,有时候记不住,我就每天多教几遍,还在床头贴了张画着按键的纸,她忘了就看一眼。
现在她能自己调起背角度,也能自己侧翻,有时候我忙的时候,她还会跟我说 “你别管我,我自己能行”。护工阿姨说:“教老人用护理床,不是让她‘全学会’,是让她‘有掌控感’,知道自己能调姿势,不用总等别人,这样她才会有安全感。” 新手姐妹别觉得 “老人学不会”,其实她们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,教几个常用功能就行,别让 “你帮她” 变成 “她依赖你”。
新手照护者的 “避坑小清单”
踩了这 3 个坑后,我整理了一张 “护理床使用清单”,每次帮朋友选床都会分享给她们,现在也想跟新手姐妹说说:
- 床垫先调再用:收到床先检查床垫是否可调节,有腰椎 / 关节问题选偏软款,失能怕压疮选偏硬透气款,不确定就问专业人士,别用 “默认款”;
- 遥控器 “贴身放”:放在老人常用手的一侧,高度在她手臂自然下垂能碰到的地方,贴简单标签(如 “红键翻身”),不常用的键可暂时贴住;
- 教 “刚需功能”:不用教全功能,先教 “一键侧翻”“起背”“呼叫” 这 3 个常用的,每天教 10 分钟,用实物演示,别光说不做;
- 每天 “查一查”:早上起床看看床垫有没有松,遥控器在不在原位,晚上睡前问老人 “今天床用着舒服吗”,有问题及时改,别等 “疼了、急了” 才发现。
现在我妈用护理床已经很熟练了,有时候还会跟邻居阿姨说 “我这床可好用了,我自己能调姿势”。其实照护老人就像 “搭积木”,有时候一个小细节没做好,就会让老人遭罪,自己也焦虑,而提前避开这些坑,就能让 “照护” 变成 “互相舒服”—— 老人能自己照顾自己,我们也能少点担心,这才是护理床真正的用处。







